從修例風波,看泛民的語言偽術 文 : 文兆基

任何一個擁有文字觸覺的人,都會知道中文修辭的奧妙之處。有時候,明明說着同一件事,但是用上不同詞彙的話,便會反映出不同的政治立場,甚至改變了整句話的意思。是故,無論新聞工作者還是政客,都會利用修辭技巧,作為誘導輿論的工具。

這個現象,在今次修例風波中,尤其普遍。舉例來說,泛民將《逃犯條例》稱作「送中惡法」,便是一個典型案例。泛民似乎明白,他們若要喚起市民反對修例,必須要一個簡單易記的口號,並且能夠醜化修例的同時,勾起部分港人對於大陸的恐懼,以及泛民支持者的反回歸情緒。

「送中惡法」四字,基本上完全滿足了泛民的要求:「送中」跟「送終」同音,簡單易記之餘,又讓懼怕大陸的人,想起港人被押送至大陸一事。此外,「送中」暗藏香港不是中國的政治含義,能夠喚起泛民支持者及港獨分子的反回歸情意結。至於「惡法」二字,則能產生醜化修例的作用,令到一般不諳法律的人,也會對修例產生負面印象。可以說,「送中惡法」這一說法,實屬泛民利用修辭誘導輿論的成功例子。

另一個典型例子,便是泛民一直批評政府,至今沒有「回應」他們提出的五大訴求。然而,政府真是沒有「回應」五大訴求嘛?絕對不是,政府只是沒有「答應」五大訴求。正因如此,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才會在跨部門記者會上,強調「回應」跟「答應」是兩個概念,而政府已經作出了回應。

問題回來了,難道泛民中人又會真的不知道,「回應」跟「答應」在意思上的分別嗎?應該不會。那麼,為何他們又要不斷批評政府沒有「回應」五大訴求。說到底,便是他們明白,用字上的些許不同,便會給予讀者不同的觀感和印象。

說政府沒有「回應」五大訴求,便會讓人覺得,政府態度十分傲慢,泛民發起多次遊行示威,但是政府至今仍是漠視泛民的訴求。然而,若說政府沒有「答應」五大訴求,泛民便會給人一種霸道的印象:明明政府已經拒絕了他們的訴求,仍要逼着對方答應。另一方面,若說政府沒有「答應」,便會引起讀者思考,政府拒絕泛民的原因是否合理了!

由此可見,中文修辭實在是一門學問,讀者的觀感和印象,往往會受到一、兩個字眼的變化而受到影響。更重要的是,從心理學的層面而言,人的第一印象形成後,便會先入為主,甚至產生偏見。當一個人對某人或某事產生偏見後,要他改變印象及看法,便會變得十分困難了!某程度而言,政府在文宣領域上落後於人,才會使到修例風波發展至今日的田地也。

文 : 文兆基

時事評論員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